創新產業→解決失業

二十多年前,玲虹在APEC倡議的創新產業「電商系統」,促成了數位經濟時代;即便到了2018年,依然有國際友人關心當年倡議的目的在於「人人有工作、家家得溫飽」,而我至今仍持續懷抱著自己的使命向前行。
玲虹在1986年代開始倡導「解決失業」,同時也倡議「創新產業乃解決失業之最佳管道」,自食其力地實現電商系統的發明,披荊斬棘地為台灣開出路;當玲虹在APEC講台上根據發明促成電商法案時,台下響起如雷的掌聲,個人以民間人士的身份—President of K-Horn Science Inc.為台灣的海島型經濟解開了枷鎖,升級為「海洋型經濟鄉親們將可以經由我的社會責任投資成果電子商店系統TES, The eStore System)」就在家裡專心工作,就能把產品賣出去、把錢收回來。而我在美國加州矽谷宣揚時,則把創新產業、解決失業譯成「Creating New Industry for New Jobs」,激勵了矽谷創新的方向。
工商時報訪談當代創業女性,於2001年彙整出版的《女人當家》稱「丁玲虹是最關心失業問題的非政府人士」,揭露我的願望:「運用營利事業資源協助推動『非營利(公益)』事業發展」這就是我提倡的「社會企業(SE)」概念。而書中提及我發明的「解決失業的機制」就是贏得APEC 1998電商法案的創新產業「電子商店系統(TES)」;這些若正常運轉,台灣就會成為保持經濟優勢,成為最富裕的國家;可惜,公元兩千年的政黨輪替,台灣不但未能承繼1990年代的經濟強度,反而弱化了,甚至於出現沉淪現象。
今特將《國防雇員的女兒》「創新產業、解決失業」(丁玲虹,200180-86)摘錄如下,還原個人數十年來一以貫之的使命目標。

創新產業、解決失業
以前我在談「失業」的問題時,大家都覺得很可笑,笑說:「台灣錢淹腳目,怎可能有失業的問題?」
不只是一般人不相信有「失業」的問題,甚至於政府官員也不相信;最顯著的例子是民國86(1997)接掌青輔會主委的李紀珠小姐,那年5月就駁斥我的論述為「荒謬 (ridiculous)」,促使我遠赴加拿大溫哥華APEC宣揚「解決失業」需要「創新產業」。也爭取到擔任1998年吉隆坡APEC講師的發言權,為深陷九七亞洲金融風暴的經濟體貢獻「台灣經驗」。
工商時報編錄的《女人當家》指出,「丁玲虹對失業率抱著時時關心、處處建言,撇開行政院主計處及勞委會不談,她可說是國內幾個最關心失業率的企業家之一
雖然,一再經歷挫折,但我確定自己的研判是正確的;所以,一直在「創新產業」裡不斷地鑽研,不斷地四處奔走,使我創新的產業能具體落實,有朝一日真的需要時,必能派上用場
如今,失業的問題已頻上頭版新聞,據官方統計:「失業率只3.4%而已。」但為何自殺事件、家庭悲劇、搶案頻傳呢?日前,另有民調公布:「失業率已高達8.4%。」
這幾年裡,我蓽路藍縷一步一腳印地,實踐我的創新產業想法,而在20世紀結束的那一天,我證實了所發明的新產業之可行性,也有國際法源依據,及專利智財權,但卻未能獲得政府配合,一起來解決失業問題!
日前,主計處公布失業率又創新高;當年對我的「創新產業、解決失業」嗤之以鼻的那位台大經濟系吳姓教授,又在媒體上說:「大家應該去比一比義大利兩位數的失業率,台灣的3.4%還不算太嚴重!」一再地為政府在解決失業問題上的「凸槌」,找藉口解套。而埋首苦幹者,發展出好的工具,卻推展不開來!-我不禁又陷入沉思。
一個想法(Concept)的興起,一定要加以捕捉,用筆寫下來或畫下來,然後逐步加以補充、驗證,可能需要反覆做同一件事情一百次、一千次、一萬次,只要您堅信自己的想法正確,持續下去,一定有成功的一天
我的想法,其實很簡單,也就是把「電子與商業」結合在一起。傳統的商店,一般而言都只是使用人工管理,頂多也只有使用一些條碼、收銀機,做標價或結帳的工作。「電子+商業」卻可以使「商店電子化、自動化,以及資訊化」,提高效率,增加獲利。
「電子+商業」怎麼做呢?就從改良自動販賣機開始,將原先投幣式的交易方式,改成「感應式」的交易方式,也就是以「傳智卡(TranSmart Card)」取代硬幣(coin)和紙鈔為交易工具,使與傳統商業模式進行整合,自動販賣機進步到成為一部VAM,我稱之為「自動銷售管理員(Vending Automation Manager)」。
其運作情形為:「VAM所安置之地點則稱之為電子商店(eStore)VAM與企業成一個系統聯動,消費者持傳智卡到VAM購物,VAM的銷貨及收入交易資料會被記憶下來,然後定時透過電話線傳送至『P.O.S.(即時回應),並分傳至公司的控制中心及供應商的物流中心,進行資料處理與配送的工作。」
以上所述就是「電子+商業」的基礎架構圖(如圖);從這個圖中,我們可以看出整個電子商店的交易,可以因為電子化及資訊化而由小生意(Micro Business)到大買賣」、「由本地到國際,使生產者與市場無縫接軌,帶動各行各業一股改進的浪潮,形成新商機。
我不會無病呻吟,在十年前,這個圖中所示也許是空穴來風;但是,我並不認為這只是一個想法,只是一個無聊的主意(illusory idea)而已。我用心血一步一步地,一樣一樣地補充這個圖中所需要的「零件」,忘了時間的存在,也忘記距離的遙遠,只有一個信念:「我一定會達成目標
上述的架構圖裡,講的是改良傳統商店為電子商店,這是「電子+商業」的目標,而作法是從改良自動販賣機成為一部VAM開始。這一部VAM具有「販售、記憶、傳訊、加值及列印單據」等功能,能促使傳統商店的櫃台作業升級。
首先,VAM的交易工具是使用感應晶片卡,稱之為「傳智卡」,它是把最先進的感應晶片包於塑膠片之中,近接感應則可啟動VAM開始運轉,進行販售的工作。
當消費者從VAM上買到商品之後,這個交易資料會被VAM裡頭的一部小電腦記憶下來,而整個電子商店的交易資料也可以一筆一筆地紀錄、記憶下來,每天定時地將交易資料傳送至總公司進行資料處理,促使商店作業資訊化。
VAM因為是改良自動販賣機,所以,它的機械部份及電機控制可以委由傳統電子、電機、機械、五金、雜項工業業者來承製。
但它的「感應晶片讀取裝置(R/W Device)」卻是高科技的產物,可以聯結先進國家的科技,導入VAM之中,而在讀取裝置與卡片及內部控制器的連接必須應用聯結程式,也就是開發新的軟體來運用。為了防偽辨識也必須有「防火牆」的研發,所以說VAM是結合「科技與傳統」、「硬體與軟體」,就是這個緣故。
當消費者交易完成時,VAM可以列印出單據給消費者,使政府有稅收;然後,進行資料的記憶及傳送,這需要利用到一套「供應鏈軟體(TSCM)」來導入,所以說電子商店(eStore)是「虛擬與實體」結合,就是這個原因。
為了「解決失業」問題,我創造了「電子+商業」,也拉出一大串大家都聽不懂的名詞:「VAM、傳智卡、供應鏈軟體……」這些都是科技的產物,也因為拜科技進步之賜,我才能將我的架構圖,逐一用實物來補充,一直補充到了20世紀最後一天,終於將拼圖完成。
哇!太神奇了
那一天,當我向來訪的親友展示這個研發成果時,大家看到我手持非接觸式感應傳智卡靠向VAM,「VAM的商品及金額顯示燈亮起,從選擇商品,自動扣款,商品自動送出,自動撥號、傳訊至控制中心的電腦,資料處理後再傳送至供應商的傳真機……」這整個流程一氣呵成,大家欣喜莫名,鼓掌叫道:「哇!太神奇了!
以上的流程,也於21世紀的第一個月裡,取得了德國專利證書。
甚至對於商品的研發,從十餘年前,我自己親手做的襪子及包裝盒,畫的圖案(LOGO)都已經有商標著作權了,我創新的產業,不但可以給電子、電機、機械…業者,有一個努力的新方向,也給美工、食品、飲料界一個新的希望。
我認為「唯有創新」,才有「新的商機」,企業才有「活水。而為了解決失業,所創新的產業:「電子+商業」,如今也有了一個叫做「電子商務(Electronic Commerce)」的國際法案可以依循,希望大家知道怎樣來利用它,成為我們在新世紀裡謀生、富裕的工具。
而我在架構圖中所繪的「消費者」,在英文裡叫做 Consumer,電子商店是一個企業,英文叫做Business,消費者到電子商店來買東西,是「企業與個人」的關係,英文叫做「Business to Consumer」,簡稱之為「B to C」或「B - C」。而電子商店的VAM將交易資料傳給總公司,總公司也是一個企業,英文叫做「Business」,所以這個關係稱之為企業對企業,英文叫做「Business to Business」,簡稱為「B to B」或「B-B」。
這些「B - C」及「B - B」的關係,在1990年十月電工大展經濟日報和工商時報的「劇變中台灣電子工業前瞻走勢」專文裡,指出之「未來將不再只是工業經濟的時代而是一個資訊經濟的時代。……在未來資訊」的時代裡,『個人對個人,個人對公司,或公司與公司』之間的交易往來,皆可透過加值網路(VAN)或整體服務數位網路(ISDN)來處理。」即已清楚地闡述其概念,而美國總統柯林頓在199771簽署「電子商務白皮書」,則促使各經濟體領袖重視我的倡議。
事實上,「哇!太神奇了!」過程並不順遂,先是商業自動化流通系統(eBAS)推出時,原本將以易付卡方式推廣,在送件至經濟部受審時,居然被學者出身的評審委員認為「要吸金」,令人哭笑不得。
不過,根據我發明的「電子商店eStore)」系統,連續在APEC倡議,除了在國際交流舞台上嶄露頭角之外,在吉隆坡會意爭取到電子商務法案之後,1999524,我和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(簡稱顧協)向台北市政府正式提案,傳智卡的易付模式獲得熱烈回應。在九二一大地震後,與外子提出解決失業的「再造小康計畫」,分別向李登輝總統、副總統連戰及台北市長馬英九等建言,亦獲得迴響。最重要的是,「創新產業、解決失業」漸獲認同。
  
作者丁玲虹擔任APEC 1998講師時根據其發明的「電子商店系統The eStore System, TES)」提案促成電子商務法案,進而在2003APEC講台上提案「全球通路-TES」贏得最佳實例政策,TES中的零件非接觸式感應傳智卡、感應式交易讀取裝置、交通工具電子付費裝置等等發明及射頻識別(RFID)則成為21世紀的必需品,啟動數位經濟時代。

參考文獻:

丁玲虹(2001)國防雇員的女兒 丁玲虹。台中:磐虹。
商訊文化(2001)女人當家。台北:商訊文化。
相關連結: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8/blog-post.html (丁玲虹發明的電子商業)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8/apec.html (參加APEC為台灣開出路)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7/blog-post.html (國家不花錢的重大建設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6479.htm (賴來賴去很方便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86121.htm (APEC 2018高峰會之數位經濟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科技啟蒙—父親丁福慶

國家不花錢的重大建設

參加APEC為台灣開出路